广州将监测地表水抗生素

《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4》发布 流溪河水源保护区调整将有公众参与

文/广州日报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环宣

2014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82天,同比增加22天;PM2.5年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微克,是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中浓度最低的;60条进行水质监测的河涌中有17条达标……昨日,广州市环保局发布了《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14》,并就近期公众关注的多个环境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复。

去年广州环境总结

空气质量

全国中心5城PM2.5广州最低

数据显示,2014年广州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82天,同比增加22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7.5%,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其中优61天、良221天、轻度污染67天、中度污染14天、重度污染1天,未出现严重污染。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中,除了臭氧外,其余五项全部呈下降或持平,其中PM2.5年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40倍,比2013年下降4微克。广州成为全国五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广州)中PM2.5浓度最低的。

此外,从昨日起,广州新增的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正式对外发布信息,分别是:白云山、海珠湖、大夫山、番禺亚运城和增城派潭。这样,在市环保局的网站上可以实时查询到全市36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情况。

市环保局发言人、副局长谢明表示,去年做的广州PM2.5的源解析工作在去年12月通过环保部的专家论证,结果与以往的分析判断基本一致,燃煤和工业排放占PM2.5的约1/3,机动车排放占1/4,扬尘、生物质燃烧等各占10%左右。

河涌监测

棠下涌、深涌连续8个月黑臭

从去年5月开始,市环保局每月定期发布全市60条主要河涌的水质监测情况。从8个月的情况看,60条河涌中,19条河涌达到或优于Ⅴ类(其中17条河涌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棠下涌、深涌这2条河涌连续8个月均存在黑臭现象,28条河涌偶尔出现黑臭现象。

去年珠江水中检测出抗生素的消息引发市民关注。谢明昨日表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已迅速与中科院地化所等单位合作对一些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并制订计划,“目前没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正在开展抗生素类指标检测方法研究,要对广州地表水中主要的抗生素进行监测。”

环保部门还将主动协调农业、卫生、药监等职能部门,从源头上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控制。据悉,预计8~9个月能把检测方法建立起来,年内争取开展监测工作。

土壤污染

将对广州土壤进行更全面调查

记者注意到,在环保部门每年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中,讲述了空气、水、声环境、辐射环境四大问题的情况,但没有提到土壤问题。

对此,谢明表示,广州对土壤问题就一些专题项目做过调查,尤其是针对工业场地,要求对土壤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和分析,但对整个区域的土壤情况没有进行普查。下一步计划通过一些调查,更全面掌握广州土壤信息情况,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壤信息公开会有比较大的进展。

国家环保部正在制定“土十条”,会对土壤监测、治理修复作出一些明确的要求,未来广州会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做更多的信息公开。

流溪河保护

非备用水源地

但有保护条例

近日,市水务局提出流溪河下游不再作备用水源。对此,谢明首次进行了回应,并透露水务部门对供水水源进行调整后,环保部门会对流溪河下游的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调整,这需要省政府批准,而且调整前会有公众参与环节。

谢明说:“目前由环保局牵头正在做广州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工作,处于方案研究和论证阶段,会按照程序推动。”谢明表示,广州会从饮用水安全的高度出发,在本次保护区调整过程中,不只是对一些不具备备用水源功能的水源地进行调整,还有新增一些备用水源保护区,例如牛路水库,目的就是保证备用水源地的安全。

那么,未来流溪河下游不再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后是否就面临着无法可依、建设项目可随意建设的境地呢?谢明说:“去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流溪河保护条例》中对流溪河保护工作已经做了明确的保护要求。对流溪河的保护已经上升到广州的战略高度,不会因为这样的调整受到削弱。”据悉,《流溪河保护条例》中的保护范围比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范围更大,但对建设项目的限制不像水源保护区那么严格。

据悉,目前环保部门已经对流溪河太平、李溪坝、汇入珠江前等3个断面及白坭河汇入珠江前1个断面开展水质连续监测,并启动了在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汇入口、李溪、太平、良口设置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前期工作,预计两年内可以完成,届时,流溪河各个交接断面的水质情况在网上进行实时发布。[编辑:芷萱]

(来源:互联网)

上一篇:
下一篇: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